手机端
当前位置: 91开学网

 > 

知识点

 > 

名人名言

 > 

出自孟子的名言

出自孟子的名言

2023-12-28 13:24:02 231浏览

《孟子》是四书之一。《孟子》的语言明白晓畅,平实浅近,同时又精炼准确。作为散文,《孟子》长于论辩,更具艺术的表现力,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。其中有不少名言值得借鉴。

出自孟子的名言:

1、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

2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

3、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

4、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

5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

6、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

7、人之相识,贵在相知,人之相知,贵在知心。

8、尽信书,则不如无书。

9、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

10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
11、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也?

12、夫子言之,于我心有戚戚焉。

13、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

14、虽有天下易生之物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

15、鱼,我所欲也。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。义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16、爱人者人恒爱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。

17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

18、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

19、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

20、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在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

21、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,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

22、居天下之广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,得志于民由之,不得志独行其道。

23、仁之胜不仁也,犹水胜火。今之为仁者,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;不熄,则谓之水不胜火,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,亦终必亡而已矣。

24、其进锐者,其退速。

25、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庙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体。

出自孟子的成语:

1、不言而喻:不用说话就能明白。形容道理很浅显。

2、杯水车薪: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。比喻力量太小,解决不了问题。

3、不为已甚:已甚,过分。不做得太过分。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。

4、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: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,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不孝。

5、独善其身:独,唯独;善,好,维护。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。现指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。

6、出类拔萃:拔,超出;类,同类;萃,原为草丛生的样子,引伸为聚集。超出同类之上。多指人的品德才能。

7、出尔反尔:尔,你;反,通“返”,回。原意是你怎样做,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。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,前后自相矛盾。

8、反求诸己: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,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,并努力加以改正。

9、顾左右而言他:看着两旁的人,说别的话。形容无话对答,有意避开本题,用别的话搪塞过去。

10、君子远庖厨:君子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,凡有血气的东西不亲手去杀它们。

出自孟子的典故故事:

1、孟母三迁

孟子,名轲,字子舆。战国时期鲁国人,鲁国庆父后裔。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,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。著有《孟子》一书。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,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,有"亚圣"之称,与孔子合称为"孔孟"。 

战国的时候,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。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,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,花了好多的心血呢。有一次,他们住在墓地旁边。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、哭嚎的样子,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。孟子的妈妈看到了,就皱起眉头:"不行,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。"

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。到了市集,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,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。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、一会儿招待客人、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,表演得像极了!孟子的妈妈知道了,又皱皱眉头:"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。"于是,他们又搬家了。

这一次,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。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、懂礼貌、喜欢读书。这个时候,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:"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。"

2、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

战国时代,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,远交近攻。

战争连年不断,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。孟子看了,决定周游列国,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。孟子来到梁国,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。梁惠王对孟子说:"我费心尽力治国,又爱护百姓,却不见百姓增多,这是什么原因呢?"

孟子回答说:"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!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,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。厮杀结果,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,飞奔逃命。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,只跑了五十步,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‘贪生怕死’。"

孟子讲完故事,问梁惠王:"这对不对?"梁惠王立即说:"当然不对。"孟子说:"你虽然爱百姓,可你喜欢打仗,百姓就要遭殃。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。"

3、孟母断织

孟子小的时候,有一次放学回家,他的母亲正在织布,见他回来,便问道:"学习怎么样了?"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:"跟过去一样。"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,十分恼火,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。孟子见状害怕极了,就问他母亲:"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?"

孟母说:"你荒废学业,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。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,有学问才能增长知识。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,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。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,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,而且难于避免祸患。"

孟子听后吓了一跳,自此,从早到晚勤学不止,把子思当做老师,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。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