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端
当前位置: 91开学网

 > 

知识点

 > 

诗词大全

 > 

关雎讲了什么故事

关雎讲了什么故事

2023-12-31 17:33:08 2087浏览

《关雎》讲的是: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,并为姑娘的勤劳、美貌和娴静而动心,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,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。

关雎讲了什么故事

《关雎》描绘了古代男子对“窈窕淑女”的追求,当他追求不到心爱的女子时就心里苦恼,日日思念,翻来覆去无法入睡;同时《关雎》也描绘了男子为了追求“淑女”的过程,男子为了追求女子,通过弹琴鼓瑟来亲近女子、取悦女子。

根据传说,这首诗歌是讲的周文王与太姒的故事。太姒出生的部落是有莘氏部落,而这个部落的所在就是杞国和缯国的区域,有莘氏部落最初的首领,正是夏朝开国君主夏启所封,而夏商周时代除了有功之臣,封土最多的则是君王的亲属。有莘氏部门姓姒,夏启也姓姒,也就是说太姒的祖先来自夏朝王族。

殷商末年,有莘氏部落的一支来到了渭水之滨。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,逐渐与此地强大起来的姬姓部落融洽相处。可是,在他们的心目中,夏朝祖先们的辉煌往事,曾经无数次的通过他们的祭司,口耳相传,他们总是梦想着有一天会振兴姒姓家族,让祖先们昔日的光芒再次照耀在中土大地。

那年代的渭水,常常有洪涝灾害,常常还有堤坝被冲毁,而主管这里的西周部落,无日无夜不在忧愁,于是,每一代西伯侯,都会常常巡查渭水堤坝。直到姬昌的出现,这里海晏河清,四海升平,人们都在传颂着他的名声,人们都相信,渭水河畔将出现圣人。

当月色朦胧,他长袍翻飞,步履稳重的走在渭水河畔,那粼粼波光,泛着月色里的柔和,是如此的良辰美景。他想,要是没有洪涝灾害,这渭水何尝不是人们游玩的天堂呢?缘分也从这里就要开始。

夜晚的渭水,依然不愿停歇,风声和水浪声互为映衬,空气里弥漫着悠然的韵律。西伯侯姬昌走在河边,虽然这些年渭水安宁无事,可是他却不敢松懈,每天都在关心着渭水畔生活着的人们。今天他来到这里,除了巡查堤坝,还有一个目的,他想要见一个人。

这个人正是有莘氏部落的太姒,人们都在传颂着太姒的贤惠,说她不仅长得窈窕可爱,更是懂得仁爱明理,这样的女子谁又不喜欢呢?况且,更重要的是,太姒是曾经的王族。古来王庭多不贤德的女人,夏桀有妹喜,纣王有妲己,姬昌作为贤德君子,自然是希望将来的夫人会是个内外兼修的好女子,如果太姒是这样的女子,为什么不去追求她呢?

河边聚集着许多鱼鹰,叽叽喳喳叫个不停,可是他们又如何能够知晓我的心情呢?姬昌长长的叹气,自己心中的女人,一定就是太姒那样的,可是来了这么多次,为什么就没有见到过她呢?在那长夜漫漫的晚上,姬昌辗转难眠,在床上翻来覆去,心中的思念无日无夜。

终于,姬昌走到水边的时候,看到前面的不远处,河边站着个女子,那身穿着不就是有莘氏部落的人吗?姬昌急步上前,恭敬的向那女子问候,旁边的丫鬟不认识姬昌,故意责备道:“这是我家有莘氏部落的小姐太姒,你这个人怎么如此大胆,不讲礼数呢?”

姬昌方才觉得自己失了态,咳嗽两声,微微整理了下衣冠,方才自我介绍起来。太姒才知此人正是西伯侯姬昌,仔细看来,觉得眉清目秀,口齿伶俐,丝毫没有半点陌生人的拘谨,反倒像是多年就前就与这个男人相识,如今重逢却是了了心中的一段夙愿。太姒自此便也在心中种下了爱根,此生长发为君留,非君不嫁,别无他求。

夜色渐深,太姒乘坐小船离去,姬昌意犹未尽,站在渭水河边久久不愿离去,那太姒何尝不是如此,自从见了姬昌后,每日都像猫抓一般,总是不由自主的要想起这西伯侯爷。然而有莘氏部落在渭水对岸,而西伯侯的宫室却在对岸,两人要想见面是如此之难。

姬昌终于到有莘氏部落下了聘书,可是渭水没有桥,两家人要来往,完全依靠船舶实在不是很方便。为了把这场婚礼办得闹闹热热,姬昌竟然加班几点造出了许多船舶,直排到对岸去,舟舟相连,成为浮桥。

太姒可以这样浪漫的方式嫁入西伯侯家,两家人都非常满意,两家人也相互连理,更为亲近。所谓成功男人背后总有勤劳的女人,自从太姒进入姬家,孝顺长辈,管理后宫,旦夕勤劳,以进妇道。姬昌也便更把岐山片区治理得井井有条,成为殷商末年最强大的诸侯,并也因此而号令天下,剪灭殷商,建立周朝。有莘氏部落嫁女儿,开启了西周八百年辉煌基业,也算是报了殷商灭夏的仇怨。

关雎原文及翻译

全诗为:
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
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

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

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

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

释义:

关关和鸣的雎鸠,相伴在河中小洲。美丽贤淑的女子,真是君子好配偶。

参差不齐的荇菜,左边右边不停采。美丽贤淑的女子,梦中醒来难忘怀。

美好愿望难实现,醒来梦中都思念。想来想去思不断,翻来覆去难入眠。

参差不齐的荇菜,左边右边不停摘。美丽贤淑的女子,奏起琴瑟表亲爱。

参差不齐的荇菜,左边右边去拔它。美丽贤淑的女子,鸣钟击鼓取悦她。

关雎作品赏析

《周南·关雎》这首短小的诗篇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。它是《诗经》的第一篇,而《诗经》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。虽然从性质上判断,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,但作为书面记载,却是较迟的事情。所以差不多可以说,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,首先遇到的就是《关雎》。

全诗内容是写一个“君子”对“淑女”的追求,写他得不到“淑女”时心里苦恼,翻来覆去睡不着觉;得到了“淑女”就很开心,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,并以此让“淑女”快乐。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:“君子”在《诗经》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,而且这位“君子”家备琴瑟钟鼓之乐,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。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“民间情歌”,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。另外,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,但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。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,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、祝颂婚姻美好的。

由于《周南·关雎》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,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,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,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,加以引申发挥,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,也常打着《关雎》的权威旗帜,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。所谓“诗无达诂”,于《关雎》则可见一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