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端
当前位置: 91开学网

 > 

知识点

 > 

诗词大全

 > 

病入膏肓出处

病入膏肓出处

2023-11-05 12:37:25 195浏览

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
病入膏肓出处:

1、病入膏肓的典故,出自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,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医有关。该医家其姓不可考,名缓,因其业医,人称“医缓”。

2、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

病入膏肓的典故:

秦桓公时,有一名叫缓的医生非常出名。公元前581年,晋景公得了重病,在国内求医无效,派人到秦国求医,秦国便派缓前往晋国。相传,缓快到晋国时,景公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人,一个说:“缓是当今高手,我们躲在哪里好呢?

”另一个说:“不要紧,我们躲在膏之下、肓之上,他就无可奈何了。”我国古代医学中,把心脏尖端的脂肪叫膏,把心脏到横膈膜之间叫肓,认为膏肓之间是治病的禁区。

缓到达晋国之后,诊断了景公的病情,随即就对景公说:“您的疾病已经进入膏肓,针灸够不着,药力达不到,看来是不得好了。”景公暗暗称奇,对缓极为佩服。

不久,景公病重去世,事实证明了缓诊断的准确性。在当时没有什么诊断器械的条件下,缓能够做出正确的预后判断,确实是很了不起的。

后来,“病入膏肓”演变为一句成语,不仅用来形容医学上非常严重、极难治疗的病症,而且用来形容其他方面不可救药的致命错误。

病入膏肓的造句:

1、这里的人已经被邪教组织侵害,严重的已病入膏肓,无可救药了。

2、有病要及时看医生,不能等到病入膏肓时,再想办法。

3、我们要及时发现,排除隐患,不然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,那就真的晚了。

4、这种人恶性深植,早已病入膏肓,光用话劝已没有用了。

5、这些歹徒真是恶习难改,病入膏肓,希望法官判以极刑!

6、小明的爸爸由于长期吸烟,得了肺癌,等他发现已是病入膏肓,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。

7、由于清政府腐败不堪,很多热血之士想要拯救这个病入膏肓的国家,但都觉得力不从心。

8、这个病人已病入膏肓, 救活无望。

9、染上毒癮若不能立即戒断,到了病入膏肓时,想戒也没用了。

10、当我们发现时,这颗小树已被虫子啃的病入膏肓,无法挽救了。

11、尽管爷爷已经病入膏肓,但他乐天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。

12、这家公司由于长期资金周转不开,已是病入膏肓,早晚有倒闭的一天啊。

13、一个政府纵容官吏舞弊营私,那正是导致国事病入膏肓的因由。

14、此病人已病入膏肓, 救活无望。

15、自从知道病入膏肓后,他反倒乐观起来,病房总是充满笑声。

16、看着他渐渐病入膏盲,我真心祈祷她能好转。

17、从检验报告来看,他已病入膏肓,情况很不乐观。

18、他病到病入膏肓了,恐怕连华陀再世也无法治好。

19、他爸爸的的病愈来愈严重,可谓是病入膏肓。

20、一个团体的腐败如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,任谁也无法挽救它了。

21、虽然小美已知自己病入膏肓了,但是她还是没有放弃对于人生的希望,反而更珍惜每一天所拥有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