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端
当前位置: 91开学网

 > 

知识点

 > 

诗词大全

 > 

春蚕到死丝方尽全诗

春蚕到死丝方尽全诗

2023-12-26 15:16:37 249浏览

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”的意思是,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,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。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”这句诗出自于李商隐的《无题》。

春蚕到死丝方尽全诗

无题·相见时难别亦难

朝代:唐代 

作者:李商隐 

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
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

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
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赏析

1、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一句更是因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,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,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,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,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。有的赏析文章进而把这句话理解成,在写“别后相思”。

2、例如,苏教版新课程实验教科书《语文》教学参考书上说,“颔联(指这句话)写别后相思,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……这里的‘丝’和思念的‘思’谐音”。另外,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是一篇署名郝世峰的文章(国际在线),不但强调“丝”与“思”的谐音,来说明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在写“思念”(文中的意思就是“别后思念”)。

3、而且,在赏析“蜡炬成灰泪始干”时,还借唐朝以前的诗句“思君如明烛,中宵空自煎”(王融《自君之出矣》)和“思君如夜烛,煎泪几千行”(陈叔达《思君如夜烛》),来证明“蜡烛燃泪”是在比喻“思念之痛的煎熬”。

春蚕的象征意义

1、唐代李诗人商隐的一句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,他把春蚕的执着、坚贞、奉献精神体现到了极至,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。蚕也成为了人们表达崇尚那些勤劳,敬业,才智之人的标志,得到了更多的人们的喜爱。因而古往今来在各种艺术创作中也常常用蚕来做各式各样的比方。

2、春蚕象征着:执着、坚贞、奉献等精神,蚕也成了人们尊敬和崇尚勤劳,敬业,才智之人的标志。 春蚕象征勤劳、敬业、智慧的人,也是一种执着、坚贞、默默地的精神,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也用春蚕形容教师等乐于奉献的人。且不能碰水,等到它们到了成年阶段,就会吐丝把自己裹起来,最终破茧而出,继续繁衍下一代。

3、由于春蚕的无私奉献的精神,也是勤劳,敬业,智慧的象征,所以现在我们经常用春蚕来形容老师和那些伟人们,他们一生都在教书育人,为国家做贡献,从来不要求任何回报。

无题创作背景

对这组诗的创作契机历来众说纷纭,有人说是君臣遇合之作,有人说是窥贵家姬妾之作,还有人说是追想京华游宴之作。而主流意见是看作恋情诗、怀人诗。据诗意看,诗人所所怀想的对象可能是一位贵族家女子。赵臣瑗《山满楼唐诗七律笺注》认为“此义山在茂元家,窃窥其闺人而为之”,冯浩也认为此诗“因窥见后房姬妾而作”。又据诗中“走马兰台”看,此诗可能作于李商隐任秘书省校书郎的开成四年(839)之后。

无题作者简介

商隐(约813—约858),唐代诗人。字义山,号玉溪生。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开成(唐文宗年号,836—840)进士。曾任县尉、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。因受牛李党争影响,被人排挤,潦倒终身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,无题诗很有名。擅长律绝,富于文采,构思精密,情致婉曲,具有独特风格。然有用典太多,意旨隐晦之病。与温庭筠合称“温李”,与杜牧并称“小李杜”。有《李义山诗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