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端
当前位置: 91开学网

 > 

知识点

 > 

史学热点

 > 

刘邦的一生经历概括

刘邦的一生经历概括

2023-11-17 12:27:46 234浏览

刘邦能在楚汉之争中取得胜利,夺得天下,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他懂得用人,选贤任能,人尽其职。刘邦本身不善军事,却统领一群谋士将才为其打天下,是因为他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,且礼贤下士,能听取其意见。

刘邦的一生经历概括

1、刘邦是汉朝的开朝皇帝,出身农家,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战略家和指挥家。刘邦少时不爱劳动,长辈都觉得他胸无志向,难成大事,但刘邦我行我素,并不在意他人言语。刘邦曾为张耳门客,返乡后做了沛县泗水的亭长,娶了吕公之女吕雉为妻。

2、公元前209年,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,刘邦奉县令命去召集沛县流亡在外的人,但县令却出尔反尔,于是刘邦鼓动城中百姓杀了县令,事后被推举为沛公,领导民众起义,不久后投奔了西楚霸王项羽的叔叔项梁。

3、公元前206年,刘邦进军霸上,迫使秦王子婴投降,但刘邦并未杀子婴,而是将他交给随行官吏看管。项羽打败章邯后也直奔关中,设下鸿门宴想要杀死刘邦,但由于项羽的犹豫及刘邦的冷静加上张良等人的力保,最终没有成功。鸿门宴后,项羽带兵直入咸阳,杀了秦王子婴,并放火烧了阿房宫,刘邦被分封为汉王。

4、而后进入了楚汉之争,刘邦期初频频败北,后来他注重纳谏,发挥其下属的才能,又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势力,终于逆转局势,将项羽逼入绝境,四面楚歌,迫使项羽逃到乌江边,项羽不肯过江,遂自刎在江边。

5、项羽死后,刘邦一统天下,登帝位,定都长安,建立了汉朝。刘邦登基后,杀了韩信等异姓诸侯王,分封同姓诸侯王,并设立了典章制度,使残破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,封建统治的秩序也逐渐稳定。可以说,刘邦对中国的汉文化有着非常卓越的贡献。公元前195年,刘邦出兵征伐英布,中了流矢后卧病不起,同年去世。

刘邦的用人之道

第一,刘邦识人善用,唯才是用。他能够洞察部下的长处,萧何善于管理内务、财政,就派他负责安抚百姓、运送粮饷;韩信作战英勇,深谙用兵之道,就派他带兵百万攻占各地;张良、陈平很会统筹布局,谋划战略,就采用他们的计策。刘邦本人只需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,其他的只要相信部下交给部下去做。

第二,刘邦在用人上有很强的包容性,手下的出身,强盗、贵族、无业游民、屠夫等等应有尽有,但是都能得到合理的任用。在他的手下,有不少叛将和降将,韩信原本隶属项羽阵营,陈平先前是魏王的人,都得不到任用而投靠的刘邦;雍齿曾经背叛过刘邦,但最后还被封侯了。

第三,刘邦坦诚对待下属、用人不疑、从谏如流。他与手下称兄道弟,相信和尊重他们,所以他们也都如实禀告,用心谋划和出力。鸿门宴前,张良、韩信就直接问刘邦是否能打败项羽,刘邦承认打不过。对于几次易主、盗嫂受金的陈平,刘邦也曾怀疑过,但他直接去问了陈平,听到解释后还表示歉意。

第四,刘邦大方封赏有功之人,刺激部下的效忠热情。不管是在争夺天下时还是建立汉朝时,刘邦都不令色奖赏部下,登基后,除了萧何、彭越、韩信等人,他还封赏了与自己有过节的雍齿。

第五,作为一个谋略家,刘邦在信任之余,也有适当的防范,当然是在暗中进行的。他虽然信任萧何,但也会在私下里控制,有所防备。

刘邦的性格特点

1、抱负远大

好多人认为他是个游手好闲好色又嗜酒的人,就连他的爸爸都觉得他不会称气候,《史记——高祖本纪》中就有记载:高祖常繇咸阳,纵阳,观秦皇帝,喟然太息曰:“嗟乎,大丈夫当如此也!”这能说明刘邦这人还是有抱负的。

2、知错就改,虚心纳谏

史料记载,有一位叫郦食其的,自认为德才兼备,然后向刘邦进言。可是刘邦却坐在床上让侍女伺候自己洗脚,郦食其就说了:“您如果想消灭残暴无道的秦国,不应坐着接见长者。”刘邦听罢就起来,向郦食其道歉。还有次,刘邦攻入咸阳以后,暴露出了贪财好色不好的一面,但是经过大臣们的劝说,就翻然悔过,还和百姓约法三章,赢得了大家的信任。

3、知人善用

刘邦下面有很多情同手足的兄弟,这和他知人善用的有点分不开,比如:萧何、张良、彭越、樊哙、韩信等人,没有他们,如何成就刘邦的霸业?

4、过河拆桥疑心强

刘邦称帝后,总以为他的那些诸侯要造反,就以谋反罪处死了韩信等人,最后他的异姓诸侯各个人心惶惶,有的受不了压力叛逃匈奴,但还是被刘邦给诛杀了。

5、虚荣心强,粗俗鄙陋

刘邦登基后,和群臣白酒设宴,宴席上,他问父亲:“从前您常说我没出席,比不上二哥,现在您看,我与二哥,谁厉害?”黄宗羲在《原君》中予以评击:众臣面前,戏弄其父,粗俗鄙陋。